2011年9月2日

這一切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昨晚上課提到「samathā-vipassanā(奢摩他毘缽舍那/止觀)」,老師特別提醒此處的「vipassanā(毘缽舍那/觀)」不同於《觀經》中的觀阿彌陀佛及其淨土,也非藏傳佛教的觀本尊瑜珈,這時就有學長提問:那觀本尊瑜珈的觀跟「samathā(奢摩他/止)」是否相近?因為二者皆將心專注於其所緣?

  老師解釋,觀本尊或觀阿彌陀佛等,他們的這個觀為「visualize」,例如觀本尊,是在腦海中將本尊給具象出來,最後甚至是與本尊融合為一體,這與「samathā(奢摩他/止)」單純的將心專注於所緣是不同的,而且奢摩他的目的是生「定」,也非為了與所緣融為一體。

  這讓我想起了較早提及觀阿彌陀佛的《般舟三昧經》,在該經中亦提及,在「如法行持戒完具」之後,「獨一處止,念西方阿彌陀佛」,最後阿彌陀佛會出現在你的面前,甚至可以跟你say hello!之後經文舉了例子解釋為何可以見到阿彌陀佛甚至與其對談,這就如同遠遊的旅者白晝思鄉而夜入夢中一般──所以可以見到阿彌陀佛只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般舟三昧經》比較有趣的是後面的「觀察」:

T13n0417_p0899b25(02)║欲見佛即見。見即問。問即報。聞經大歡喜作是念。
T13n0417_p0899b26(00)║佛從何所來。我為到何所。自念佛無所從來。
T13n0417_p0899b27(00)║我亦無所至。自念欲處色處無色處。
T13n0417_p0899b28(03)║是三處意所作耳。我所念即見。心作佛。心自見。
T13n0417_p0899b29(02)║心是佛心。佛心是我身。心見佛。心不自知心。
T13n0417_p0899c01(02)║心不自見心。心有想為癡心。無想是涅槃。
T13n0417_p0899c02(03)║是法無可樂者。設使念為空耳。無所有也。
T13n0417_p0899c03(04)║菩薩在三昧中立者。所見如是。

  觀者必須要查覺到就連眼前看到的阿彌陀佛也不過是「意所作耳」(唐牛:這一切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般舟三昧經》中觀阿彌陀佛的前半段雖然與「samathā(奢摩他/止)」不盡相同,然後半段對觀想出來的阿彌陀佛做觀察,所要達到的目的似乎又與「vipassanā(毘缽舍那/觀)」相似。

  由此可見初期大乘佛教的修習步驟大致也同初期佛教般循著「戒─止─觀─慧」的途徑,只是在「止」的部分採取的進路有些區別,但仍會回到「觀」,而愈是後期發展的佛教似乎就愈是遺落了後面的關鍵步驟──是以更隱喻晦暗的方式陳述,又或是愈加複的辭藻鋪陳,讓後人因此於其中迷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