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7日

Uttarajjhāyā 9:尼彌王出家

Thevetia peruviana


  耆那教經典Uttarajjhāyā第9經(以下縮寫為Utt. 9)是在描述毘提訶國國王尼彌出家之後受到帝釋天試探的故事,在故事中帝釋天不斷的以剎帝利的典範來試探尼彌王,希望尼彌王能放棄出家的念頭,但尼彌王對其決心仍堅定不移,故事便在帝釋天讚嘆尼彌王之後結束。

  關於尼彌王的記載亦可在Utt. 18經中發現,該經也是以偈頌體的方式敘述尼彌王與其他三位國王出家的因緣*1

謙遜的尼彌,受到帝釋天的囑咐,
毘提訶國國王出家成為沙門。

伽蘭多是羯陵伽國國王,頓穆迦是般遮羅國國王,
尼彌是毘提訶國國王,那迦吉是犍陀羅國國王。

這些國王們都接受勝者們的教法;
將王位讓給他們兒子後,出家成為沙門。


  在佛教本生經典的〈陶師本生〉(Kumbhakāra Jātaka)中,我們亦可發現極為雷同的偈頌*2

羯陵伽王伽蘭多、犍陀羅王那迦吉;
毘提訶王名尼彌、般遮羅王頓穆迦;
彼等捨棄諸王位,無罪出家成辟支。



  Wiltshire在書中分析佛教與耆那教經典之後,認為這樣的故事原型不太可能是從對方信仰體系中借來,應當發源於雙方宗教成立之前的沙門運動,之後才被雙方納入彼此的宗教信仰體系之中。*3

  耆那教版本的尼彌王出家(Utt. 9)並沒有如佛教版本般詳細的介紹其出家之因緣,而在Utt. 18中也只簡單帶過尼彌王是受到帝釋天的囑咐而出家成沙門,但仔細檢視Utt. 9的偈頌,我們可以發現耆那教尼彌王出家與佛教尼彌王出家似乎為的都是同一件事──離欲。

  在耆那教的Utt. 9中,僅簡單的以「在窮盡可媲美天人之所有欲樂之後,尼彌王證悟並捨棄這些欲樂。」帶過其出家的因緣,但與佛教的〈陶師本生〉相比對,可發現雙方經典所列的出家因緣其實是相同的。

  佛教版本中,尼彌王見到猛禽因為爭奪腐肉而相互追奪而感嘆「任誰貪五欲者即有苦惱,不然者即有幸福。……然予有六千後宮,予如鷹之放棄一片之肉,而棄捨五欲之樂,則可生為幸福。」在反覆思索之後,尼彌王隨即出家成為沙門。

--

尼彌王出家(nami-pavvajjā)


  尼彌自天界降生為人,到達妄想、迷惑的邊緣,憶起他的前生。(1)

  憶起了前生,尼彌王成為正法的獨覺者( sahasaṃbuddha),立他兒子為王之後,退隱此世。(2)

  在窮盡可媲美天人之所有欲樂之後,尼彌王證悟並捨棄這些欲樂。(3)

  捨棄了彌薩羅所有城鎮、軍隊、後宮、隨從,此尊者(bhayava)退隱此世而前往寂靜處。(4)

  當這位王室的見道者尼彌退隱此世,他的出家為彌薩羅帶來了騷動。(5)

  這位王室的見道者到達了出家的最高境界,此時偽裝為婆羅門的釋迦*4前來詢問:(6)

  「何以今日的彌薩羅騷動不安?從皇宮與屋舍皆傳出令人怖怕的聲音?」(7)

  聽到此提問,王室見道者尼彌,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帝釋天:(8)

  『在彌薩羅有棵叫做悅意(maṇorama)的聖樹,枝葉、花果繁茂,提供了良好的樹蔭,是許多鳥類最喜歡的停留處。(9)

  『今日悅意聖樹為颶風所侵襲,鳥類受苦、流離失所,因此大聲哭喊。』(10)
 
  聽到此回答,帝釋天,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11)

  「大火與風暴,你的宮殿著火了!尊者,你何不去關照一下你的後宮呢?」(12)

  聽到此提問,王室見道者尼彌,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帝釋天:(13)

  『快樂如我們,我們不稱任何一物屬於我們;當彌薩羅著火,沒有任合屬於我的東西在著火。(14)

  『對於一位離開妻子與兒女的比丘,他停止造業,沒有任何喜悅發生,也沒有任何不喜悅發生。(15)

  『對於這樣的聖賢,有更多的快樂,無家的比丘離開所有束縛,知道自己是獨立且與世界無所鏈結。』(16)

  聽到此回答,帝釋天,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17)

  「築起一道城牆、城門、城垛;挖掘護城河;建造防禦武器,如此一來你將會是位剎帝利(khattiya)。」(18)

  聽到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帝釋天:(19)

  『以信心(saddha)為堡壘、苦行與自律(tava-saṃvara)為門閂、毅力為城牆,此三密護(tigutta)將無堅不摧;(20)

  『以熱誠為弓、律儀為弦、滿足為弦耳,他以真理拉滿弓弦,(21)

  『以箭頭刺穿苦行、敵人的鎧甲、業──如此聖賢將戰勝與擺脫輪迴。』(22)

  聽到此回答,帝釋天,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23)

  「建造宮殿、筏馱摩那寶殿(vaddhamāṇagiha)與塔樓,如此一來你將會是位剎帝利。」(24)

  聽到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帝釋天:(25)

  『在路上建造房舍的人將會陷入麻煩之中,每當他要離開,他就要搬遷他的住所。』(26)

  聽到此回答,帝釋天,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27)

  「嚴懲小偷、強盜、闖空門者,你應當建立社會安全制度,如此一來你將會是位剎帝利。」(28)

  聽到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帝釋天:(29)

  『人們總是錯誤的使用嚴懲:無辜的人入監,為非作歹的人逍遙法外。』(30)

  聽到此回答,帝釋天,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31)

  「喔,王啊,征服那些不認同你的王子們,如此一來你將會是位剎帝利。」(32)

  聽到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帝釋天:(33)

  『雖然人們要去征服數以千計的敵人,但最偉大的勝利卻是征服自己。(34)

  『與自我征戰;為何要征戰外在的敵人呢?靠自己的力量戰勝自我,你將獲得幸福。(35)

  『五根(paṃcindiyā)、嗔恨、傲慢、愚痴、貪婪──難以征服的是自我;一但自我被征服了,一切都被征服了。』(36)

  聽到此回答,帝釋天,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37)

  「舉行盛大的祭祀與齋僧,如此一來你將會是位剎帝利。」(38)

  聽到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帝釋天:(39)

  『雖然人們應該提供祭祀品,但如果他能夠控制自己將會更好,即使他沒有施捨。』(40)

  聽到此回答,帝釋天,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41)

  「你已經離開可怖的在家階段(āsama),踏上另一個階段;喔,王啊,滿足於觀察布薩日。」(42)

  聽到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帝釋天:(43)

  『即使愚者只以一葉沙草為食,他苦行的回報也不及思維法義者的十六分之一。』*5(44)

  聽到此回答,帝釋天,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45)

  「倍增你的金、銀、珠寶、珍珠、衣袍、馬車與寶藏,如此一來你將會是位剎帝利。」(46)

  聽到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帝釋天:(47)

  『即使有數不盡的金山、銀山,如同須彌山一樣大,這也無法滿足一個貪婪的人;他的貪慾如虛空般無窮盡。(48)

  『知道即使大地的所有莊稼、牲畜、珍寶全都集中起來亦無法滿足一人,我們因此需要苦行。』(49)

  聽到此回答,帝釋天,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50)

 「太神奇了!喔,王啊,你放棄了所有的人間欲樂,追求想像中的事物;你的這個希望將會導致你的毀滅。」(51)

  聽到此回答,王室見道者尼彌,這位追求理想者如此回答帝釋天:(52)

  『欲樂是會導致發膿的刺、欲樂是毒藥、欲樂是毒蛇;追求欲樂者將無法獲得欲樂,最後會有不好的下場。(53)

  『他會被嗔恨所淹沒;他會被傲慢所拖累;虛妄將會阻礙他的道路;貪婪將會為他招來危難。』(54)

  脫掉婆羅門的偽裝,顯現真實的身分,帝釋天如此禮敬尼彌:(55)

  「太好了!你已經戰勝嗔恨;太好了!你已經戰勝傲慢;太好了!你已經戰勝虛妄;太好了!你已經戰勝貪婪。(56)

  「讚嘆你的純樸,喔,聖者!讚嘆你的謙遜,喔,聖者!讚嘆你的毅力!讚嘆你的完美解脫!(57)

  「你是此世界最崇高的人,尊者,在此之後你仍然是地位最高的;除去所有的缺失,你將達到完美,此世之中無人能及的最高境界。」(58)

  讚嘆完此位王室見道者之後,淨信(uttama saddha)帝釋天一再的禮敬尼彌。(59)

  在親吻了聖賢那標示著輪(cakka)與象戟(aṃkusa)符號的腳之後,帝釋天升空,他華麗的皇冠與耳飾隨之晃動。(60)

  謙遜的尼彌,受到帝釋天的囑咐,這位毘提訶王出家展開他的沙門行。(61)

  那些正覺者(saṃbuddha)、睿智者所行之道;他們捨棄一切欲樂,就如同尼彌,這位王室見道者一樣。(62)

  我是如此宣說的。

--

*1: namī namei appāṇaṃ | sakkhaṃ sakkeṇa coio / caiūṇa gehaṃ vaidehī | sāmaṇṇe pajjuvaṭhio || karakaṇḍū kaliṃgesu | paṃcālesu ya dummuho / namī rāyā videhesu | gandhāresu ya naggaī || ee narindavasabhā | nikkhantā jiṇasāsaṇe / putte rajje ṭhaveūṇaṃ | sāmaṇṇe pajjuvaṭhiyā ||(Utt. 18: 45-47)
*2: Karaṇḍako kaliṅgānaṃ, gandhārānañca naggaji; Nimirājā videhānaṃ, pañcālānañca dummukho; Ete raṭṭhāni hitvāna, pabbajiṃsu akiñcanā.(408 Kumbhakāra Jātaka)
*3: Wiltshire, Ascetic Figure Before and in Early Buddhism, 1991, p. 124.
*4: 此即為經典常見之帝釋天Sakra-devanam Indra
*5: 此偈原文為:

māse māse tu jo bālo | kusaggeṇa tu bhuṃjae /
na so sukkhāyadhammassa | kalaṃ agghai solasiṃ ||

可與《法句經》第70偈相比照:

māse māse kusaggena bālo bhuñjeyya bhojanaṃ
na so saṅkhātadhammānaṃ kalaṃ agghati soḷasiṃ.

3 則留言:

台語與佛典 提到...

我總是覺得,這一類的文章可以集合起來,成為一篇題目類似「佛教與耆那教共同的偈頌來源」,這是現成的論文題材呢?
同時,你也提是過幾次,兩教共同的人物名稱可十分可疑,值得用力探究一番。

《雜阿含經》卷41:「阿難,鞞提訶牟尼」(CBETA, T02, no. 99, p. 302, b15-16)

我認為阿難被稱為「鞞提訶」的智者,與「毘提訶國」國王尼彌的毘提訶,如果不是同一個字,就是拼法可以互通。
類似漢語古書的「以」、「已」互通,「穩」、「隱」互通,「知」、「智」互通,「見」、「現」互通一樣。

台語與佛典 提到...

但是,還是要先照顧安身立命、養家活口的東西。追二兔不得一兔,道理是很明顯的。除非經濟無憂,否則只能將此當作隨緣隨分修行,貿然去追尋自己領域以外的東西,代價是很可觀的。畢竟不是人人都可以成為吳寶春、魏德聖。李安是夠幸運的,他的博士太太願意無怨無悔地養他九年。

mormolyca 提到...

學長的回應讓我找到田村典子的一篇論文,討論的正好是「鞞提訶牟尼(vedehamuni)」的議題,文中提及覺音在長部註釋(Dīghaṭṭhakathā)中將Vedehī解作「賢者的同義語(Vedehīti pana paṇḍitādhivacanametaṃ)」,理由是該字可拆作「努力於吠陀(Vedena īha)」,但是在小部註釋(Khuddakapāṭhaṭṭhakathā)中卻又有「此尊者(阿難)是毘提訶出身的牟尼(ayam āyasmā vedehamuni pakatiyāpi)」,再加上《佛本行集經》也有這樣的記錄:

時,彼聚落所居諸人,數見阿難釋種童子默然行住去來坐臥,見已問言:「仁者是誰?」爾時,阿難亦不言語以報彼人,還復如本默然而去。時彼人輩各相謂言:「此之仙人,應是毘提耶國而出。」作是語已,為其立名,稱為毘提耶國仙人。(CBETA, T03, no. 190, p. 919, b21-26)

田村典子因此判定vedehamuni解作「毘提訶出身的牟尼」較為可能且原始(original)。

仏弟子アーナンダの呼称Vedehamuniについて/田村典子
http://ci.nii.ac.jp/naid/120000873716